分类
中国正规外汇交易平台

江恩理论和波浪理论之我见

以一个趋势顶点或低点作为起点,上升线和下降线一般是将一个趋势之中的波段顶点或低点分别连接起来,绘制而成的,对预测趋势和判断波动轨迹有很大帮助。

江恩理论和波浪理论之我见

江恩理论是威廉江恩(William Delbert Gann)在美国资本市场上总结的一套投资理论。

# 江恩理论局限性

1901年,已经在一家棉花交易所作经纪人的江恩与第一任妻子丽娜-梅-史密斯(Rena May Smith)结婚,这段短暂的婚姻以离婚结束,期间他们育有2个女儿,1904年江恩迁居到纽约,1908年江恩与第二任妻子赛迪(Sadie)结婚,他们生了1个女儿和1个儿子。

1909年江恩的交易技巧引起了人们的注意,《股票行情和投资文摘》杂志对他进行了专访,在受到严格监视的25个交易日里,江恩使本金增值了10倍而名声大噪。1919年江恩辞去了工作,开始了自己咨询和出版事业,出版《供需通讯》,这个通讯既包括股票也包括商业信息,并且提供给读者每年的市场走势预测,这些预测的准确性使江恩变得越发具有魅力。1923年江恩出了自己的第一本书《股票行情的真谛》(The Truth of the stock Tape)(简体中文版译为《江恩股市定律》),之后他陆续又出了十几本书,此外江恩还举办课程和讲座,虽然收费贵得惊人(据说一本书可以卖到1500美元,上一堂课得付5000美元),但仍然吸引大量听众。

江恩理论和波浪理论之我见

上文特別分析美股的狀況,又談到了一些美股一些見底的條件 與其說是見底的條件,不如應該說是我再度大舉入市的條件 今天我們先聊聊美股目前所處的狀況 上文講過美股兩極分化的問題,最近市場分析人士對於此現象有了更多的認知 包括從市場寬度的角度,整體市場個股處於20天綫,50天綫的數目,還有就是講蘋果,蘋果等少數幾個大市值佔整個市場的比重不斷擴大 又有的在對比蘋果市值相當於某些國家的GDP等等 江恩理论和波浪理论之我见 都是從不同的角度再説這種兩極分化 而最近在市場反彈接近新高之際,市場寬度各項指標不但沒有改善反而還更加惡化 最近我在做對冲基金的研究,通過研究跟蹤hedge . 閱讀更多

Jun 2020

【周期論勢】美股納指新高是買入信號 2020年6月9日星期二

標題講出重點,方便繁忙人士閲讀 上文說港股“因禍得福”,并且指出:“坊間對港股過於悲觀,自上周五開始我認爲港股出現見底跡象,周末消息過後局勢明朗將觸發反彈” 結果港股連續大漲,氣勢如虹 漲到券商連忙提高恆指目標價 港股亦同樣地,不斷纍積有大量熊證,坊間依然喜歡沽空 淡友有非常多的理由去造淡,多不勝數,除了股市指數沒有下跌之外,其他都是對的 而目前本港和全球民衆都彌漫著不滿與悲觀的情緒 讓我想起最近閲讀到納斯達克網站上的一篇好文《Why . 閱讀更多

May 2020

【交易心得】標普小時圖和諧蝴蝶形態預警實戰 2020年5月13日

May 2020

【圖金者言】Sell in May 2020年5月4日

歷史不會簡單重複,卻有著驚人的相似。 技術分析,無論是波浪理論,江恩理論還是近年時興的量化交易,其本質都是認爲人類的行爲具有偏差,而這種偏差是可以被發現和利用。 聰明的投資者應當要利用這些行爲偏差形成的規律,增加投資的勝算和回報。 回顧4月初撰寫研究報告明言4月看好,逢低買入,而市場亦不負所望,恒生指數埋單4月上漲1040點4.41%,美股標普指數更加大漲超過12%。 美股指數尤其代表科技股的納指更加超過了疫情爆發之前,讓很多金融分析師大跌眼鏡,唯有苦笑稱“憧憬疫情減退的股價貴過沒有疫情之前”,都是“聯儲局的錯”以期“甩鍋”。 以大漲姿態結束了4月,投資者情緒大為改善,資金大量流入股票市場,其積極買入的姿態更堪比之前的牛市頂峰! 此時筆者認爲投資者需要多一份謹慎了。從歷史統計來説,5月單月的回報是全年第二差的月份。 同時,數據顯示,5月中月初的回報是要好過5月中下旬的回報,這就暗示了歷史中的5月走勢是由高向低順流而下的 另外,筆者還有所謂月初效應。股票市場在月初的頭幾個交易日經常成爲一段趨勢的開端。總括以上分析,再看上周五5月1日美股大跌,是否告訴投資者要留意Sell . 閱讀更多

Apr 2020

【周期論勢】牛市的基礎 2020年4月22日

本月初文章《等候市場平靜》,標題已經帶出了一個重點 市場需要回復平靜,結束震蕩才能展開一輪真正好的趨勢 上文根據市場機制進行了分析 那麽自月初之後市場發生了什麽變化呢 確實波動率有所下降,符合預期,美股的恐慌指數VIX由月初的50樓上下降到了40左右 而港股的VIX由40回落到30左右,這也配合了股市一路反彈 雖然如此,要注意比起上年美股的VIX整體在11到20震蕩,最高也是25左右 40這個數值依然要比2019年最高峰還要高出一大截 另外,最近金融市場例如原油市場的驚人表現讓人驚訝 走勢較爲理想的市場例如黃金,亦經歷急跌急漲,黃金本身亦反映了資金避險的需要 單從市場本身的行爲來看,還沒有形成一個相對穩定的趨勢方向 背後的主因是,市場人士沒有形成一個較爲穩定的共識 比如說,疫情是否最終受控,而美聯儲局持續支持股市,企業是否能獲得政府持續的幫助而渡過難關 這類牛市的基因,初具雛形,但還需要對此形成一定共識成爲主流意見 希望在股市裏面輕鬆獲利,一個持續穩定上漲的市場是重於一切的 通過數據分析,我們可以比較客觀地判斷身處這一環境的必要條件 這包括了在獲利手段的其中一項“右側交易” 一旦出現信號,將大膽入市,絕不放過

Apr 江恩理论和波浪理论之我见 2020

【周期論勢】反彈的性質 2020年4月14日星期二

Apr 2020

【周期論勢】等候市場平靜 2020年4月7日星期二

過去兩個月的走勢可謂驚濤駭浪來形容 尤其美股的指數,道指動不動就是過千點 其他市場例如外匯,債券和商品都出現劇烈波動 這種劇烈波動不單是反應在每日漲跌的幅度上 而也反應在市場走勢形態上 例如黃金,月綫圖呈現高低點擴大的穿頭破脚 美國三大股指則是在年綫圖上出現穿透破脚形態 讀者有興趣可以逐一查看這種特殊形態在各大金融市場尤其大周期出現的頻率和其後走勢發展 該形態的技術意義,並不是像一般股評所建議的利好或者利淡 此形態本身的意義是“變化” 趨勢的發展是一個微妙卻趨於平衡的狀態,而市場劇烈變動往往是打破平衡的跡象,很明顯,有强烈地趨勢終結,或者展開新趨勢的意味 正如美股過去數年的牛市上漲,都是低波動率的“慢牛” 今年僅年初至今就明顯打破了這種平衡 而假如市場過往處於平衡地橫行狀態,打破平衡則代表新的力量進場將出現新趨勢,直到找到新的平衡點 對於美股而言,我認爲這意味著,市場首先需要重新找到新的平衡點 然後開始達到一個平衡的狀態 市場就是不斷地在平衡和不平衡之間循環 而我們要做的,是在兩個不同狀態間切換,以不同的策略應對 或者乾脆就避開這段忽上忽落的時期,等候市場平靜下來 再根據該平衡狀態展現的趨勢來擬定策略 可是就目前爲止,尚未見到市場平靜的跡象 附圖為美股VIX恐慌指數圖

Mar 2020

【周期論勢】從交易的三大要素談美股走勢 2020年3月18日

美股繼續大幅波動,處於風暴中央,我們就繼續跟蹤和分析美股 初學者很容易分析完下結論就衝入市場 新加入MTA的會員,有部分可能也是剛步入市場,心急入市,又見我們使用的分析工具很多時候都有一定準確度 然而在後期的推送研究信息時,反復强調的反而是研究分析得出的結論必須是時間價格形態三大要素都必須符合條件,才是具有確定性的入市機會 可以每日研究分析找尋市場規律,這是我做的工作,卻不代表投資者要馬上據此下結論而立即入場 正如我們上月底28日曾經發現了一個短綫機會,入場買call,之後果然反彈 後來就一直提示市場弱勢,趨勢向下,買入時機未到 其理由是,價格突破了上文分析的2015年調整幅度,而時間是遠遠未夠 價格除以時間就是波動率,這説明本次波動率遠較上次為高,其調整的級別是高於2015的調整的 而形態上,并沒有出現趨勢減緩,也就是波動率下降的過程,市場趨勢猶如一架告訴行駛的火車,目前入市風險頗高 實際上,我們一早預期了美股中期調整結束的時間很可能至少要到3月30日或者4月27日,以4月底或者5月為更大可能性 中間還有很多時間需要等候,即便最低點不是出現在上述的時間點,但時間周期要讓他走完,尚有很多時間去判斷 港股恒生指數,我們打去年就開始勾畫21000-23000為長綫投資者入市位 這裏已經至少符合了價格條件 所以,其實我們要等的時間和價格已經相差不遠了 MTA會員中的中長期投資者此時已經感到興奮,流口水,就待鴨子煮熟 中期底部一旦形成并且反轉,我對於下半年走勢反而是相當樂觀的 在29000樂觀的時候,我們謹慎悲觀,說要等22000-23000再買! 在23000一片哀嚎的時候,我們又變得樂觀起來,等底部形成後再挑戰29000吧。 市場周期就是一個循環 你,準備好了嗎?

Mar 2020

【周期論勢】美股與前期調整對比推算關鍵日子 2020年3月11日

美股繼續高波動,所以今期再談一談美股的情況 上篇講了美國標普指數的兩個價格點,也就是3062,3186兩個位置,很明顯,3月初的反彈超越了3062,並沒有到達3186,就回頭跌破了3062 反彈過後繼續一路下跌,從高位回調了20.67%,同時引發了全球股市回調。很多傳媒的標題紛紛報導,美股和其他地區股市進入了“技術性熊市” 如此鮮明的標題引發了我的興趣,打開搜索器搜索“技術性熊市“這一名詞,發現對上一次出現的是2018年年底的那次回調。 那次回調,標普的最大跌幅是628點,回調了21.33%,最低下跌到2346點,其後突破並一路上漲。 對比這次的回調,目前在幅度上和2018年的下跌幅度暫時是一致的。 歷史不斷重複,但又不會簡單重複。兩次下調的幅度差不多,但時間有很大分別。上次的調整共經歷了78個交易日,而今次的下調,僅僅經歷了20個自然日。 很明顯,這次的調整,波動率上要激烈得多 從時間上,我們可以進行一些推算。其中一個推算出來的日子是3月16日,而該日恰恰就是聯儲局會議前夕。 在劇烈波動的市場裏,高低點往往十分明顯。僅適合激進投資者參與。 那麽什麽時候入場是最安全的呢? 從美股歷史上來看,在經歷了一次大調整過後,指數創下新高的位置,往往是安全而且成功率極高的策略。 突破新高,就意味著調整的負面因素被完全消化,美股的長期上漲趨勢重新回到市場。因此,那就成爲了低風險的入市位置。

江恩理论和波浪理论之我见

icon

9EDD10612505FF1C0D01797B4D3E06D7[1].jpg

DSC03498222.jpg

小心C浪回調